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歷代詩選上
Readings in Chinese Poetry (1) 
開課學期
111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系國際學生學士班  
授課教師
沈凡玉 
課號
CHIN3019 
課程識別碼
101 34001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普401 
備註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 且 限國際學生 且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為中文系國際學士班必修課,全學年將以古典詩歌為範疇,依時代順序,連貫性選讀漢初至晚唐之名篇佳作,上學期選讀兩漢魏晉詩作,下學期則選讀唐詩。以精讀詩歌文本及相關文獻的方式,結合歷代文化、歷史背景與詩人生平經歷,引導學生深入欣賞、理解古典詩歌文本及相關知識。同時以小作業、分組討論的問題,讓學生思考古典詩歌與自我人生、母國文化的關聯。此外,課程中亦將教導學生習作古體詩,經由實際練習,更能確切掌握古詩的韻律和語感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期能增進外國學生對於中國古典文學、文化的瞭解,藉由欣賞古典詩,深度了解精緻的文學語言形式,及其含蘊的人文精神與文學、文化傳統,累積素養。其次,期能幫助學生跨越文言文的隔閡,領略詩歌意境之美,培養其審美、鑑賞能力。此外,藉由小作業與分組討論,期能提升國際學生之中文口語表達能力,並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,回饋至自我的生命情境,甚或對於不同的生命情境,產生瞭解與同情。 
課程要求
1. 本課程指定教科書為鄭文惠、歐麗娟、陳文華,吳彩娥選注:《歷代詩選注》(臺北:里仁書局,1998)請於第三週前自行準備。

2. 請按照「課程進度與行事曆」中的「預定篇目」,在每次上課前事先預習。文言文較白話文困難,最好能先將詩歌的註解讀過,或抄寫在對應的註腳處。

3. 小作業:

原則上本學期將有4次小作業,以紙本發放,請同學手寫後交回。小作業需依規定日期繳交,逾期不收。若當日請假,請在當日結束之前,將寫好的紙本作業拍照寄給老師,下週方可補交。

若因疫情改為線上教學,則小作業改為打字,並儲存成word檔案,上傳至NTU COOL課程網頁之「作業區」。為便於批改,請勿存成PDF或圖片檔案。

4. 課堂發言及分組討論:

課堂中不定時會請同學回答問題,回答者每次可加本項成績1分(同一問題一人最多加1分)。另有設定問題之分組討論,全學期約2-3次,參與討論及上台報告,亦均計入本項成績。

5. 古體詩習作:

本學期將於第9週(11/1)課堂上進行古體詩習作,詩作不必當天寫完,但最晚
請於第13週(11/29)之前繳交,逾期不收。最多可交三首,最好的一首作為本項成績,另外1-2首可加「分組討論及課堂發言」成績,視作品表現,每首加1-3分。

6. 出席率:

每次上課均會點名,若因故無法出席,請在上課前來信告訴老師,或在學校請假
系統中請假,儘量不要託同學口頭轉告,以免同學忘記;若未事先告訴老師或請假,無故缺席者,每節課扣學期成績2分,每次上課為兩節課,第一節課無故缺席,第二節課才來,亦扣2分。出席率不佔成績比例,直接從學期成績中扣分,影響很大,請勿隨意曠課,務必要在上課前請假。

若有事先請假,三次之內不會扣分,但超過三次,第四次起必須提供非請假不可的證明,若無證明,則每節課扣學期成績1分。

7. 考試不可使用電子產品,或以任何方式作弊,並須遵守考試規範。小作業及習作
不可抄襲,引用要註明出處(寫出參考哪些書籍或網址),且不可超過全篇三分之一,引用超過三分之一者,成績最多為C-。若有作弊與抄襲行為,一律零分,並提報校方評議,由校規處置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2-3小時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鄭文惠、歐麗娟、陳文華,吳彩娥選注:《歷代詩選注》(臺北:里仁書局,1998) 
參考書目
方瑜:《不隨時光消逝的美-漢魏古詩選》(臺北,洪建全基金會,2001)
王立:《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-原型與流變》(瀋陽:遼寧教育出版社,1990)
王鍾陵:《中國中古詩歌史》(江蘇教育出版社,1988)
宇文所安:《追憶: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》(北京:三聯書店,2004)
呂正惠:《詩詞曲格律淺說》(臺北:大安出版社,1991)
曹淑娟:《華夏之美:詩歌》(臺北:幼獅文化,1986)
傅剛:《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》(長春:吉林教育出版社,1995)
葉嘉瑩:《迦陵談詩》(台北:三民書局,1999)
葛曉音:《八代詩史》(西安:陝西人民出版社,1989)
葛曉音:《山水田園詩派研究》(瀋陽:遼寧大學出版社,1993)
趙敏俐:《漢代詩歌史論》(長春:吉林教育出版社,1995)
蔡瑜:《中國抒情詩的世界》(臺北:臺灣學生書局,2006)
鄭文惠、歐麗娟、陳文華、吳彩娥選注:《歷代詩選注》(臺北:里仁書局,1998)
蕭滌非:《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》(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4)
戴君仁編:《詩選》(臺北:文化大學出版部,1981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 
25% 
 
2. 
期末考 
25% 
 
3. 
小作業 
20% 
 
4. 
課堂發言及分組討論 
20% 
 
5. 
古體詩習作 
10% 
 
6. 
出席率 
0% 
曠課(無課前請假)每節扣學期成績2分。 請假超過3次而無證明,每節扣學期成績1分。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以錄音輔助
作業繳交方式
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
考試形式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06  課程說明。
項羽〈垓下歌〉。
 
第2週
9/13  劉邦〈大風歌〉。
劉徹〈秋風辭〉。 
第3週
9/20  李延年〈歌〉。 
第4週
9/27  班婕妤〈怨歌行〉。 
第5週
10/04  漢樂府〈陌上桑〉。
漢樂府〈上山采蘼蕪〉。 
第6週
10/11  古詩十九首〈生年不滿百〉。
古詩十九首〈回車駕言邁〉。 
第7週
10/18  古詩十九首〈青青河畔草〉。
古詩十九首〈涉江采芙蓉〉。 
第8週
10/25  期中考。 
第9週
11/01  古體詩習作。 
第10週
11/08  王粲〈七哀三首之一〉。
曹植〈送應氏〉。 
第11週
11/15  曹丕〈燕歌行〉。 
第12週
11/22  阮籍〈詠懷〉(夜中不能寐)。
阮籍〈詠懷〉(昔年十四五)。 
第13週
11/29  左思〈詠史八首之五〉。
繳交古體詩習作期限。 
第14週
12/06  陶淵明〈歸園田居五首〉。 
第15週
12/13  陶淵明〈飲酒二十首之五〉。
古體詩習作觀摩。 
第16週
12/20  期末考。